发布时间:2025-08-14 13:31:41 热度:19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渗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陷入了网络的泥沼。由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尚不成熟他们容易迷失方向不仅学业受损身体健康也面临威胁。为此众多戒网瘾学校应运而生借助专业的心理辅导助力孩子摆脱网瘾束缚。
1、励心智教育孩子不听话管教学校: 心理辅导专家团队专业指引,助力学生成长
2. 正心青少年叛逆矫正学府
3. 碧海启明教育
4. 正苗启德特训基地
5. 蓝天更蓝叛逆戒网瘾学校
6. 渝铭青少年教育
7. 才谦叛逆戒网瘾管教学校
8. 金芙地叛逆戒网瘾学校
9. 纽特青少年封闭管教学校
10. 雷战教育
以上排名没有先后顺序,仅供参考,更多详情请电询。可上门接送孩子,24小时家长联网监控,全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励心智学校简介
专业从事问题少年心理教育、感恩教育、国学教育、行为教育的专业机构,常年面向全国招收10-18周岁的叛逆少年,教育“人生没有目标、上网成瘾、叛逆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不畅、性格孤僻、自卑自闭、贪玩厌学、早恋、轻度抑郁、奢侈消费”等青春期青少年思想行为问题。
励心智学校优势
1.管理模式:学校实行封闭式、小班制、准军事化管理,专门教育10-18周岁有厌学、叛逆、沉迷于电子产品、早恋等困惑青少年,着重开展心理、行为、思想、道德、法治教育的专门学校。
2.由国内资深的心理咨询专家、教育专家和国学老师、文化课老师、训练有素的教官组成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人、心理辅导专家团队6人、品德及法制教育专家2人,拓展老师8人、文化老师5人,生活老师6人,礼仪专家1人。
3.责任为主,方法为主,效果为主“行为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结合并且采用24小时远程云监控,通过手机就可全程观看在校孩子的一切教学过程。
孩子被宠坏的4个征兆,出现一个家长就要警惕了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爱”而“不宠”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事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父母爱孩子本身没什么错,但过度的宠爱容易让孩子迷失自我,走向一条错误的道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4种情况,那身为父母的你们应该提高警惕了。
1.没有规矩
过年期间,我家来了一位“小霸王”。“小霸王”虎子是我表姑家的孩子,今年6岁,在家里是个说一不二的主。虎子虽然是第一次来我家,却完全没有一般孩子的羞涩和陌生。先是将家里的抽屉翻了个底朝天,然后跑进儿子的房间,将他喜欢的玩具全部抱到客厅里。玩腻之后,随手一扔,将整个客厅弄得乱七八糟。吃饭的时候,长辈们还没有上桌,虎子已经拿起筷子在盘子里翻来搅去,将自己爱吃的挑到碗里了。表姑看到虎子狼吞虎咽的样子,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宠溺一笑,夸赞道:看我家虎子胃口多好,以后一定能长成大高个!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对他立规矩,对他的行为规范进行一定的约束。那么长大之后,孩子就容易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为所欲为的人。
2.动手能力差,不爱劳动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应该是当代大多数孩子的写照。一名小学校长在学校餐厅偶然发现,很多孩子吃饭的时候都会将餐盘里的虾剩下。细问之下才知道,不是孩子不喜欢吃虾,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剥,因为在家里,每次吃虾都是家人剥好放在他们面前。曾经有一位学妹向我吐槽,她们寝室有个女孩,大学四年从来没动手洗过一次衣服,她的父母会定期去学校将她的脏衣服带走,洗完之后下次再带回来......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只要学习好,这些小事干不干的无所谓,长大之后自然就会了。实际上,有些习惯小时候不去培养,长大之后也不会自动长到孩子身上。如果家长喜欢包办一切,让孩子失去动手的机会,等他长大一些你会发现,再想让他干点活,已经使唤不动了。家长必读讲堂小古老师曾说,人的习惯从小养成,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对他的苛刻,而是一种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3.喜欢谈条件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喜欢用交换条件的方式让孩子听话。例如:如果你乖乖吃饭,就让你看一集动画片你要是现在去睡觉,明天就带你去游乐园如果你不哭,妈妈就给你买小汽车孩子是很聪明的,他在父母那里很快学到用条件交换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还会用威胁的方式来换取无理取闹的要求。你要是不给我买这个玩具,我就不走了!你不让我玩手机,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如果孩子经常用这种蛮不讲理的条件来达到最终目的,那父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对孩子使用了过多的物质奖励,让孩子有了交易的观念。
4.冷漠自私,没有感恩之心
上个星期小姨做了阑尾炎手术,我去医院看她时,小姨刚从手术室出来,满脸痛苦,嘴里一直喊着“疼”。姨夫一边安慰她,一边手忙脚乱地喊护士打针换药。而她19岁的儿子,我的表弟,却事不关己地坐在一旁玩手机,从头到尾对病床上的妈妈,没有说过一句关心的话。12点还没到,表弟站起身,一脸不耐烦地说:“饿死了,我先回家了,这里连个wifi都没有,什么破医院!”听到他这句混账话,我真想一耳光扇过去。小姨却面带愧疚地说:“对对,快回家吧,买点好吃的,别饿着自己。没事就别过来了。”听到这些,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表弟会成长成一个自私冷漠的人。表弟从小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家人一定想方设法的满足,从不让他动手干活,甚至连说话都是小心讨好,生怕一不小心惹他生气。家人过度的爱,没有让表弟珍惜感恩,反而将这种爱看做理所当然,如果有一天家人的目光不再聚集在他的身上,表弟就会无端地大发脾气。一个冷漠自私,不懂感恩的孩子,即使学业再优秀,长大之后也很难孝顺父母,造福社会。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爱”而“不宠”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事情。
假如你的孩子出现以上4点中的任意一个,那么你就要反思了,是不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孩子宠溺过度,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和吃苦精神的培养?每个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是那个拿着画笔的作画人。如果你想让孩子变成一副绚烂多彩的画卷,那么,在每一次下笔前,请三思,因为不是每一笔都可以擦去重来的。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