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4 16:03:59 热度:32
孩子在成长的岁月里,内心充满了强烈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智能手机上的游戏与APP,对他们而言,宛如一个充满惊喜与新奇的梦幻乐园,一旦踏入,便难以自拔。无论家长如何耐心地教导、劝说,或是尝试其他各种手段,都无法完全消除智能手机对孩子的诱惑力。为了继续在手机的世界里玩耍,孩子会施展出各种伎俩来应对家长的教育与监督,比如哭闹耍赖、说谎隐瞒、离家出走,甚至逃学旷课。长时间的沉迷手机,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还会让他们的学业一落千丈。有的孩子因为过度迷恋手机游戏、网络聊天、观看直播等,不惜耗费大量金钱,品行也变得愈发恶劣。
1、励心智教育孩子不听话管教学校: 特色课程丰富多样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2. 民德叛逆戒网学校
3. 大正青少年叛逆学校
4. 慧诺特青少年特训矫正基地
5. 阳光少年特训成长中心
6. 立德素质教育
7. 至德博雅教育
8. 森太教育特训学校
9. 护航教育基地
10. 直利青少年素质训练基地
以上排名没有先后顺序,仅供参考,更多详情请电询。可上门接送孩子,24小时家长联网监控,全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励心智教育学校实行民办公助性质,是一所专门接受家长和政府委托,针对10至18周岁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例如:性格叛逆、离家出走、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逃课、爱玩游戏、早恋、等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思想教育、行为矫正、素质培养和文化课辅导学校远离市区,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复杂的社会环境,环境安静,自然舒适。
励心智教育办学特色:
三像:学校像军营教官像军官学生像军人
四化:管理军事化作风革命化学校军营化学生军人化
励心智教育十大亮点:
1.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校园全程视频监控,教官轮换式执勤。
2.入学心理测试分析,签订入学协议,量身定做一站式教育培养方案。
3.心理辅导师(兼班主任)+军训教官+学管老师的三合一教学管理模式。
4.定期组织各科考核、观摩汇报,举行集体生日晚会、晨课教育(感恩励志、诚实守信、互敬互爱、自立自强、前途理想、团结协作、成功挫折)等活动。
5.定期邀请社会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心理知识、专业知识、法律常识、道德常识以及行为规范等专题讲座。
6.定期以电话形式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转变动态情况。
7.设立培训公益助学基金,对符合扶贫帮困条件与残障扶助条件的学生进行援助与学费减免。
8.倡导*员创“星”,实行党支部监督规范办学行为制度。
9.实行“一训二教(一训即军事训练;二教即心理教育与基础文化课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转变模式,免除家长对孩子文化课缺漏的烦恼。
10.全程一站式教育教学与军训服务,免除家长陪读负担。
励心智教育郑重承诺
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保证不打骂孩子,终身提供免费咨询,签订安全协议和转化效果。
养了一个不听话的儿子怎么办?
1、学会跟孩子说话
孩子跟别人不同,他既是你的孩子,也是一个*的人,只不过这个“人”不成熟而已。很多父母都会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去跟孩子沟通,比如平时总是习惯跟孩子说:“少吃零食!”“不许看手机!”“不许出门!”等等。父母们想一想,我们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特别讨厌父母的这些“不”字呢。其实同样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换个方法,比如不让孩子看电视,我们可以说:宝宝,电视需要休息了,来和妈妈一起玩玩具吧。还有收玩具,很多父母会说:赶紧把玩具收起来。如果换成:我们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呢,是不是好很多呢!还有宝宝洗澡玩水不出来,很多父母会指责孩子不听话或者命令孩子赶紧出来,如果换成:你快点洗完,妈妈等你一起读绘本呢?
2、理解孩子
比如孩子有一个手工没做好哭了,很多父母会说:不就一个手工吗,有什么哭的,不会接着做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解孩子,然后想办法让孩子安静下来。孩子只有感觉自己被理解了,才会听妈妈的。当然妈妈也可以让孩子哭一会,这也是孩子释放压力的好办法,对培养孩子的情商也有好处。
3、不要给孩子打标签
孩子写作业,有一个题不会,父母就说孩子太笨了。你觉得这样说有道理吗?父母自己小时候写作业就什么题都会吗?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就事论事,帮孩子解决当前的问题,给孩子讲明白,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你,听你的。
4、让孩子参与生活
很多妈妈在做家务的时候,看到孩子过来,总是把孩子赶到一边,怕孩子捣乱。等到孩子大了之后什么也不做,又怪孩子不听话,一点责任心也没有。
其实研究表明,从小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好的。所以如果你洗碗的时候,虽然孩子不会洗碗,但你可以让孩子帮你拿一些碗筷。这样孩子学会了做家务,还不会捣乱了,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5、说一不二
很多父母特别是老人,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一直在旁边说:你不听话,我就如何如何。而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那里说,而没有采取行动,结果孩子越听越皮,越大越不听话。所以父母们在这一点上一定要说一不二,当孩子犯错误了,就必须要付出代价。比如孩子不吃东西浪费食物,你第一次可以警告,第二次就可以拿走,让他饿半天,下次他一定就不敢了。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父母们也有责任。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行为,给孩子一个公正的评判。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