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7 12:07:30 热度:16
叛逆期的孩子实际上有一个心理就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去做一些决定了。但是他们这种心理在家长眼里就是不听话、叛逆的表现。有时候家长也要打破常规教育的鱼缸,让孩子的成长多一种可能性。也许你多让孩子尝试做决定,他就不会对你的决定出现违背或者是不执行了。家长要把叛逆期的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对待,而不是一副自己就是真理的姿态,这样孩子也不会做出太多叛逆的行为。
励心志学军事化叛逆孩子戒网瘾学校招生对象:
一、作为一家专业的军事化叛逆孩子戒网瘾学校,学校招收具有以下情形的十八岁以下青少年:
1、学习类问题:厌学、逃学、失学、注意力不集中等
2、自我类问题:自卑、自主性差等
3、情绪类问题:恐惧、暴躁,情绪不稳定等。
4、行为类问题:说谎、混社会,与父母对抗等攻击性行为、吸烟等。
5、成长类问题:抗挫能力差、社会适应不良、青春期性心理问题、升学与就业等问题。
6、人际关系问题:师生关系紧张、同伴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紧张等
7、危机干预类问题:自残、重大灾难、丧亲等
8、青春期问题:叛逆、早恋、夜不归宿等
9、心理年龄问题:长不大、幼稚病等。
二、教育的课程安排如下:
1.心理辅导:以心理辅导为主要疏导方式,入学前进行测评,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及行为习惯,由专业的心理老师定制一对一心理疏导方案。
2.拓展训练:通过军事化训练、团队拓展、主题活动训练、劳动训练、法制学习、励志教育、心理教育等方式对叛逆期的孩子进行行为矫正。
3.亲子互动:组织亲子活动,融洽亲子关系,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4.人生规划:引导孩子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根据孩子的性格、兴趣、特点和潜力,结合学校对孩子的专业评测协助孩子进行全面准确的自我定位,合理规划人生,列出具体措施和日程。
1.励心志学叛逆管教学校
①特点:配有专业的人员,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学校教练和学员同吃同住,进行科学的行为矫正、心理辅导、思想教育。
②目标:帮助叛逆期的孩子改掉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心种子教育
①资质:经过政府审批的正规合法的改善叛逆网瘾的封闭式学校。
②教育模式:采取准军事化管理,结合行为、心理、品德、国学、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模式。
3.志和教育
①经验:办学十余年,成功转化学生5000余名,转化率高。
②评价: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4.思诺行教育
①性质:经过政府审批的正规合法的全封闭军事化叛逆学校。
②教育模式:采取准军事化管理,结合行为、心理等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重回校园或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5.慧诺特教育
①教育理念:遵循现代赏识教育之精髓,以阳光的治学态度,严禁打骂学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身作则。
②成果:办学十余年,不断探索创新办学理念与模式,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6.启思教育
①背景:由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和著名教育学家创办。
②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爱育爱”的方针,执行“心灵沟通--家庭治疗--环境改变--行为矫正”四步骤。
7.华力教育
①目标群体:针对8岁-18岁的早恋、网瘾、厌学、叛逆等青少年。
②教育内容:进行心理辅导、军事训练、感恩教育、行为习惯矫正、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
8.华宏教育
①管理方式:对学员进行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
②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化训练,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增强心理素质,挖掘潜能,培养学习兴趣。
9.兴华教育
①教育模式:采取心理诊疗、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
②管理特色: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关爱尊重学员,绝不打骂体罚学员。
10.爱德思睿教育
①性质:正规的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②内容:针对孩子上网、厌学、叛逆等问题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心理辅导、感恩励志教育、国学教育等综合辅导。
孩子的叛逆三个主要原因
孩子的叛逆行为是进入成长过渡期的一种表现,许多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1、孩子的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父母不听取孩子的意见,将他们一味的置于支配从属地位。当他们提出的提议被驳回,或者要求执行某种观点行为方式的时候,他们常常不会一口答应,为了显示自己并不盲从,会表现出反抗的倾向。
2、孩子的自我意识突然高涨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形象,追求*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社会现实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于成人。
3、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为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由于孩子的学习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其*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的态度。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父母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父母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