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9 12:00:50 热度:16
在有些家长眼里,孩子的逆反就是“天生反骨”,无药可救。一发现孩子不听话,就立马拳脚伺候,试图把孩子打到听话。这种对待叛逆的错误认知,自然也会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有些孩子原本逆反心并不强,却为了反抗家长故意叛逆。

1.杰龙教育:是一所正规的叛逆学校,招收全国范围的叛逆学生,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2.正苗启德
3.德志未来
4.新愿望
5.新起点
6.立禾教育
7.怡爱教育
8.心阳教育
9.护航教育
10.护航教育

学校管理模式
军事化训练:早操、内务、队列等标准化流程,每日检查,每周评比。
个性化心理辅导:专属心理档案,专业咨询师针对性辅导。
传统文化教育:研读《弟子规》《论语》,培育仁爱孝悌。
户外拓展计划: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团队协作。

家长怎么做可以让孩子不沉迷手机?
第一,给孩子规定玩手机的时间。
我记得之前看过有科学建议说:2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看电子屏幕;2-6岁的孩子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6岁以上有限制的使用。对于幼儿来说,家长每天可以有计划地给孩子看几个有教育意义的儿歌动画之类的视频。每次只能看十分钟,看手机的时候记得眨眨眼睛。6岁以上的大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视频或游戏,前提是内容要正面积极又有意义。不管多大的孩子玩手机都要严格遵守时间限制。
第二,家长以身作则,少玩手机。
陪伴孩子的时候,不拿手机。家长嘴里说着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刷朋友圈刷视频刷到停不下来,这样的家长怎么能让孩子信服呢?陪伴孩子的时候要专心,不要让孩子在一边玩游戏或者写作业,自己坐沙发上玩手机,这样的陪伴没有任何意义。陪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说话,一起动手,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拿本书来看,陪孩子一起学习,还能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何乐而不为?
第三,坚持原则,不因哭闹而妥协。
孩子为了玩手机或者延长玩手机的时间,会跟我们家长谈条件,甚至哭闹。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坚持原则,不急不躁,好好跟孩子沟通,坚决不妥协。
第四,多带孩子进行室外活动。
孩子玩手机大多是因为无聊,对自己的时间没有好的计划安排。我们做家长的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去游乐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去郊游接触大自然,去旅游带孩子见识更大的世界。在户外快乐奔跑的孩子,哪有时间玩手机呢?
第五,引导孩子通过手机学习新知识。
网上的知识涉及到各方各面,通过引导孩子去筛选有益的知识,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比如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着,浏览新闻,熟知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可以观看一些教育性的节目。
第六,向孩子讲述手机的危害,让他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认识沉迷于手机的危害,明确这个时期学习才是首要任务。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系不太依赖,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家长觉得直面与孩子沟通效果不大,可以通过书信、微信等方式,与孩子倾诉彼此的想法。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家长如果能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放纵自己言行与欲望、叛逆心理强烈的“问题孩子”。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