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处在叛逆期,真的很难管教。学习不好,还不听家长的话,甚至厌学逃学。初高中阶段的孩子,确实是处于心理的叛逆期,他们有属于这个阶段特定的心理特征。

爱港青少年素质教育通过军事化的训练,人性化的教育,结合科学的、合理的、实用的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方式,并提倡行为和心理的个案解读和跟踪,使青少年真情感受:严格中有充分尊重,训戒中有百倍关爱,教育中有自我醒悟,训练中有自我超越。
第一方面,开设的课程基础课程。心理疏导课,感恩课,励志课,意志力课,自信心课,国学课,室内室外拓展课,社交礼仪课劳动体验课等等,这些课程的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孩子们变得懂事听话、懂得感恩、意志坚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孩子们树立目标,挖掘孩子们的内在潜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为了自己的目标,自动自发自觉的去努力去行动。
第二方面,室内外拓展训练。以体验式的矫正教育课程为主,辅助以基础课程。目的是帮助孩子们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让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从点滴开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感恩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第三方面,一对一深度心理交流和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叛逆、网瘾、厌学、逃学、早恋、自私、自卑、自闭、离家出走、人格异常、打架斗殴、*倾向、奢侈消费、亲情冷漠等众多青少年常见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自残、自杀,引导孩子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爱好学习、阳光自信。
第四方面,父母课堂,初心就是培训家长,教育孩子。培养出好家长,相当于在改变一个孩子的生长环境,而当一个孩子长大一点,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保留和长养内在的心性。俗话说:根正苗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教育孩子的根就是父母,如果根长好了,就会枝繁叶茂,所以说父母课堂是多么任重道远的事情,担负起了培训父母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步入社会,安身立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14岁女儿不想上学怎么办?
一、家长要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
见到孩子有青春期叛逆、和家长唱反调的难题,它是很正常的。要给与他一定的支配权、信任,一些事儿能够使他去做,接受孩子做得不很好的一面。由于他们处在半成人期、少年儿童化的情况,因此,信任是十分关键的。
二、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
父母在知道孩子厌学的时候,一定要先去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解决不想上学的问题。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本身就比较叛逆,父母这时要是对孩子还打骂的话,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
三、父母学会让孩子承担责任。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孩子没有学会承担责任,那么孩子在学习上就是无所谓的态度。生活上父母注意需要让孩子*,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果父母事事代劳,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责任心。只有孩子学会了承担责任,孩子才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14岁女儿不想上学的原因:
一、逃避不良情绪和负性事件。
如果校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一想到要上学,孩子就会产生焦虑、紧张、抑郁、低落等不良情绪,也要考虑孩子在学校是否遇到了霸凌、被排挤或其他压力性事件,这些负性事件会极大程度上导致孩子对上学产生抵触心理。
二、学习压力过大。
学习压力过大是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量很大,学生们面临着极大的学习压力,他们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无法胜任,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三、提不起兴趣。
因为孩子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喜欢的东西不同,兴趣点也不同,在他们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每一项技能都是通过探索学习而获得,若因为父母的做法或者生活上的诱因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如老师上课枯燥,会使他们认为上学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也会排斥上学。
14岁女儿不想上学的表现:
一、这不是我的错。
孩子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原因,不客观的看待自己学习成绩,也不检查自我和吸取教训,如果你问他,他常常会把考试成绩等问题,指向老师没有讲清楚,老师讲的不好、没看清、卷子没印清楚,老师改的时候出现问题了等等。却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和责任。
二、思想上厌学心理表现。
厌学的孩子在思想上不是把学习当成是求知的课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烦恼、负担和精神压力。他本不愿意学习,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强去应付学习,即使人在教室,却心不在焉。这种思想上有厌学心理障碍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到较多知识的。
三、回家总说“真累、真烦、烦死了”。
有些以前很喜欢上学、上学很自觉的孩子,现在上学前总是拖拖拉拉,放学后喜欢说:上学没意思,真不想去上学;回家后总是说:真累,真烦,烦死了;嘴里一边这样说,但是每天都还能够坚持按时上学,这时候,孩子可能出现了厌学的苗头了。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家长如果能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放纵自己言行与欲望、叛逆心理强烈的“问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