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孩子的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逆反倾向,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出现,使得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行为取向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与成人(尤其是父母)形成对立,冲突.这时为父母者如果疏忽了教育或掌握不好教育的分寸,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爱港青少年素质教育是经教育局、民政局等各级政府部门联合审批、监督监管下的正规问题青少年教育学校。学校实行民办公助性质以及各级政府通过政策性资金投入支持管理模式,是一所专门接受家长和政府委托,针对12至18周岁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例如:性格叛逆、离家出走、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逃课、爱玩游戏、早恋、吸烟喝酒、打架斗殴、*倾向、混迹社会、奢侈消费等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思想教育、行为矫正、素质培养和文化课辅导的成长教育学校。
针对问题青少年的各种现象和本质搜索并制定了一整套特色有效的教育、引导、管理和培训方法。采取人性化管理、心理诊疗、行为矫正、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生活体验、社会实践、法律道德教育、小班制文化课辅导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帮助这些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让他们从点滴开始,学会热爱祖国,感恩社会,学会为人处事,学会孝顺父母,感恩他人,学会自理自立,学会自尊自强,学会自爱和自我保护,学会交流沟通,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好学上进,学会强身健体,学会崇美向善,努力朝着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迈进;并塑造了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格,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真正的人生目标让学员在体验中、在沟通中、在感悟中得到改变,在学习中、成长中得到升华,从而发生蜕变,重新融入社会、融入家庭,回归校园,开启新的人生!同时对在校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文化课辅导,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让各门功课落下,以便日后能够很好的回归传统教育学校,完成学业,早日成才!
怎么培养孩子的性格?
1、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孩子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那这样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从小就产生心理上的阴影。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非常害怕与人交往的时候被拒绝。长期下来会形成消极孤僻,自卑内向的性格。
2、允许孩子犯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孩子呢。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懂事,能让人省心,但这是不可能的。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给他们约束。家长要做的是给他们成长空间,慢慢的学会长大,不然会让他们内心开始抵触家长。在合理范围之内可以允许孩子犯错,但要让他们知错能改。
3、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有一句印度古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一定要付出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且要让他成为一种习惯。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行为。群里有位宝妈,就是从小让教育孩子只有付出辛苦的汗水,才能够换来优异的好成绩。同样在生活中,也让孩子懂得付出才能够有回报,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坚韧*,积极努力向上的良好品质。
4、尊重孩子且平等对待他们
和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平等的对待他们,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感受。和孩子对话时可以尝试着蹲下来,让其直视着眼睛。有外人的场合中不能随意打骂孩子,需维护他们的尊严。只有尊重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尊心,又有良好的性格。
怎么培养孩子的情商?
1、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得心应手。建议父母可以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而这些优点不是孩子和别人比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人格特质,比如:有爱心,懂礼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较之上的结果。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2、要有开放的心态
在平时跟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话题,我们会尽量回避,不去跟孩子讨论。但是如果我们自己能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将极大地扩展他们的情商。如果一个孩子感到羞耻或害怕谈论某些话题,他们可能建立压抑的情绪,在以后会积累成消极的行为。
3、积极倾听
倾听有助于舒缓紧张的情绪。当我们深入倾听他人时,我们让他们知道我们倾听他们,关心他们。积极倾听需要你全身心投入,这样你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你可以通过眼神交流来培养积极的倾听,承认他们说了什么,问一些你感兴趣的问题,比如“那对你来说是什么感觉?”或者“那让你感觉如何?”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家长如果能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放纵自己言行与欲望、叛逆心理强烈的“问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