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玩手机,绝大部分都是跟父母学的,甚至是父母教授指导的。想想孩子小时候,哭闹或者磨人的时候,是不是有过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给孩子扔一部手机或者一个平板电脑?孩子大了,沉迷手机,手机就成了“祸害”使得孩子专注力下降无心学习,甚至带来视力、脊椎等健康方面的问题。
河北排行榜叛逆少年封闭学校:
1.湘学青少年军事化管理学校
2.启德叛逆学校
3.大正青少年叛逆学校
4.龙傲叛逆管教学校
5.心阳教育叛逆学校
6.成才青少年教育基地
7.护航教育叛逆学校
8.励心青少年叛逆学
9.好孩子叛逆学校
10.重生叛逆学校
以上排名没有先后顺序,仅供参考,更多详情请电询。可上门接送孩子,24小时家长联网监控,全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叛逆期的学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在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低于其同龄人的平均水平。需要在道德、法制两个方面大力补课。很明显的是,这也正是他们行为习惯、思想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少年德法教育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殊性,编制个性化德法教育教材,因人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德法教育目的
1、强化学生的道德,提高道德的羞耻感;
2、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树立敬法、畏法的心态;
3、使学生掌握相应道德、法律知识,熟悉相关案例,能对现实中的部分道德法律现象进行分析。
德法教育主要内容有
1、道德教育方面:《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经典学习,要求是理解和背诵;礼仪学习,掌握现代人际礼仪,理解不同礼仪的含义;爱国主义和雷锋助人为乐的教育。
2、法制教育方面:学习、理解、熟记《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部分条款;熟记、理解、讲授部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现场参观看守所等。
德法教育主要形式
1、课堂学习
2、校园小组讨论
3、组织相关主题的演讲、辩论等比赛
4、现场参观,社会调查
5、案例讨论、学习
郑重承诺:
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保证不打骂孩子,终身提供免费咨询,签订安全协议和转化效果。

离异家庭的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
很多家庭因各种原因最终不能走在一起,那么,离异后孩子教育问题就成了一大难题。单亲家庭该如何教育孩子?离异家庭孩子会产生什么心理?
相对来讲单亲家庭(包括丧偶家庭)更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1)强势的单亲母亲
抽样调查显示,离异家庭中单亲母亲抚养孩子的比率占到约70%左右,当一个离异的女人决定*抚养孩子的时候,势必做好了独自抵抗风雨的心理准备,而在生活的历练中,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催生出一个强势的性格表象。
很多鸡汤励志文,都会引用一句话,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实际上都是在暗示单身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
(2)惩罚、溺爱型的单亲父亲
单亲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严厉惩罚型,望子成龙,有的也是在与前妻负气,希望自己的孩子虽然离开了生母,但一样有出息,成材。
这两种教养方式实际上都是不同程度上的“控制”,无论是强压还是放纵,都会让孩子无法养成自我控制能力。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么是不堪重负而厌学、逃学、网络成瘾;要么是在对父母事事依赖,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或心理问题。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也比其他年龄段要高。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叛逆不过是一段波折的小路,而理解、支持和正确的引导,将是他们通往未来光明大道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