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确实新鲜好玩,很多大人都对手机“爱不释手”,更何况天性好玩的孩子。尤其是叛逆期孩子,出现沉迷手机的情况后,家长千万不能选择硬碰硬的方法。单靠没收手机并不能彻底拔除孩子的手机瘾,反而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更逆反偏激。
1.护航教育:充分发掘学员的内在潜能,改变学员的不良思想行为习惯,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
2.愚公树人素质教育
3.创德教育
4.全人叛逆教育
5.爱德思睿教育
6.涵创教育
7.正苗启德教育
8.杰龙教育
9.励萱教育
10.博阳教育
一.心理课: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心理暗示。
二.感恩课:感恩录像视频、感恩文章学习及感悟、体验(角色互换体验)
三.励志课:听励志大师讲座、励志文章学习及感悟。
四.国学教育:《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
五.法制安全教育:1.法制视频录像、经典案例分析2.交通、消防、地震、用电、网络安全教育。
六.赏识教育:自我赏识、魅力登场、快速反应、握手训练、八仙过海、疯狂口才。
七.文化课辅导:一对一文化课辅导。
八.意志力训练:队列训练、左手练字、书中找字、拼报纸、数大米、左手夹黄豆。
九.拓展游戏:如携手并进、驿站传书、夺宝奇兵等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之类团队游戏。
十.兴趣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各种兴趣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孩子小学早恋怎样教育才是正确的方法?
1、与孩子一起制定“早恋”规则
当得知孩子“早恋”了,我们需要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比如说女生不可以衣着太暴露,要符合学生的身份,不可以在公开场合谈论性的话题,规定晚上几点前要准时回家,要保持手机电量充足,随时处于信号畅通状态,如果遇到意外要想方设法寻求帮助等等。要让孩子明白,家长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不代表放任。
2、引导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要知道,恋爱本身肯定是无害的,一次健康的爱情,让人受益终生。但是青少年们在身心发育不成熟,并且缺乏教育和引导的情况下,过早地开始恋爱,是有害的。尽管那些陷人早恋状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对待爱情是非常忠贞的、严肃的、认真的,不是随便玩儿的,但是他们年纪尚浅,对什么叫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什么都不知道。
3、让孩子明白早恋的危害
当孩子出现早恋的情况的时候,父母不应该将这种行为看为孩子错误,而尽量以平和的心态与其沟通帮助孩子分析早恋的利与弊,使其尽快认清早恋的危害。
4、丰富孩子的生活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想着办法去丰富孩子的生活。多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吃吃美食、出门旅游,培养孩子多样的爱好和兴趣,这样,既可以让你和孩子有更多的接触时间,同时也是分散孩子对恋爱的注意力的一种方式。
5、多关心孩子并满足孩子的精神生活
在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关爱了解孩子的苦恼,帮孩子分担。与孩子交流要以朋友的身份交流沟通,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早恋行为,父母不能取笑、辱骂或者采用*形式,这样更容易把孩子推到异性身边,疏远亲子之间的距离。
6、转移注意力
在生活中不要只有学习,要时常一家人出去走走,一起运动,一起旅游,一起看书,跟班主任联系,多让孩子参加活动,让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这样他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必然会淡化对异性的关注。
孩子小学早恋的原因:
1、情感上的需求
生活在单亲家庭或是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孩子,内心是有创伤的。他们对感情存在着很大的敌意,而且对感情极度不信任。进入到青春期后,一旦异性展现出来某种特征,正是他们渴求的,也会使他们陷入到早恋的队伍中。
2、周边环境影响
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孩子身边全都是拼命学习的人,那么他自然也会好好学习。如果孩子身边的人都在谈恋爱,那么他也会跟风去谈恋爱。
3、叛逆心理
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知道,那时候的我们多少会有一些叛逆,一言不合就跟父母闹翻,就连班主任都表示很难管。正是由于这种叛逆心理,父母不让早恋,孩子就越是跟父母作对,刚上学就找到恋爱对象了。
因此,小编在此特别提醒,当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一关键阶段,父母更应避免打骂孩子。此时的孩子已接近成年,拥有自己的见解和原则,父母的打骂只会加剧他们的叛逆情绪,甚至引发身体对抗。一旦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沟通受阻,孩子可能会逐渐疏远父母,甚至产生仇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