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是一个孩子思维方式、性格养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给叛逆期一个学术的定义,应该是由孩子转向承认的心理过渡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这是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会经历的过程!
1.护航教育:学校有着良好的教师配置。
2.愚公树人素质教育
3.创德教育
4.全人叛逆教育
5.爱德思睿教育
6.涵创教育
7.正苗启德教育
8.杰龙教育
9.励萱教育
10.博阳教育
第一阶段:个体诊断、制定方案、适应环境。
首先由具有经验丰富的教育、心理专家针对您的孩子从生理、心理、行为、道德、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试,分析成因,制定对策,形成个性化的成长方案。同时,以严格的军事训练、拓展训练和社会化体验课程,帮助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摆脱旧习惯的影响,形成健康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第二阶段: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学会做人。
在习惯养成、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成功教育、情商教育、生命教育、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唤起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
第三阶段:知识补缺、特长培养、亲子互动。
对孩子进行学习问题的个别测试,并提供小班化的文化课补缺。注重特长培养,扬长补短,同时开展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为孩子回归家庭和学校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走出学校,走入社会;
1、30公里的长途拉练,游走名人故里;进行励志教育。
2、野外生存,学会赚钱;懂得尊重劳动果实。
3、参观未成年教养管理所,与少年犯进行对照反思;明白法律威严。
4、跟农村孩子进行角色互换,家庭亲子互动;认识父母之恩。
第五阶段:回归家庭,跟踪辅导;
孩子回归家庭后,学校将继续为孩子免费一年之内提供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家庭、适应学校。此外,学校在帮助孩子的同时,将为家长提供"成功父母课程",改善亲子关系,转变教子观念,学习与子女沟通的技巧和有说服力、影响力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
12岁至13岁孩子怎样教育?
1、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望
如果你把孩子留在电影院或让一个人去滑雪场的话,告诉他如果遇到问题,你希望孩子做什么,告诉他你希望什么时候回家。
2、不要总是强迫孩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讲台,就拎出一只还在“喔喔”叫的公鸡。并掏出一把米往公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但陶先生一放开手,恢复了*的公鸡扑哧了几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来。
3、学会理解孩子
正如孩子了解你的过程,在你对孩子发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下,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这么做后会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别人怎么看他,他想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什么。尽量多抽出些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尝试着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
4、尊重孩子的人格
有的父母对逆反期孩子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逆反期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相反,有的父母对子女的任何要求都尽力给以满足,结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蛮横的品质,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5、放下身段,尊重孩子,平等对话
孩子青春叛逆期,特别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尊重,家长应真正放下身段,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给他足够的发言权。
6、接纳孩子的缺点
父母接纳逆反期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会信任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渐脱离负面情绪,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但是如果父母拒绝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强迫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会逐渐变得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不接纳负面情绪。
7、给孩子留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家长关爱孩子,但不能成为逆反期孩子的保姆,上下学接送,孩子看书,自己陪读,一切围着孩子转,这会让逆反期孩子产生依赖性。家长应该主动地寻找一点时间和空间,暂把孩子放在一边。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特别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父母就更不应该打骂孩子了。因为他们已经即将成为成年人,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父母的打骂会让他们更加叛逆,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和父母身体对抗的情况。如果亲子关系变得那么紧张,孩子和父母无法沟通交流,孩子会离父母越来越远,甚至是仇恨父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