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青春期撞上数字洪流,网络沉迷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棘手难题。据统计,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率高达15%,如何在虚拟与现实间搭建桥梁,成为无数家庭的共同诉求。正规网瘾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正以独特的模式为迷途少年点亮希望。
1、新起点:
军事教官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
2、少林武校:
学校环境安静有序,有利于孩子静下心来反思自身问题。
3、志德教育:
体能训练增强意志力和抗压能力
4、恩施启智素质教育:
封闭式管理减少了青少年与不良社会人员接触的机会,降低了他们沾染不良嗜好和违法行为的风险。
5、清直教育:
学校的教育模式注重个性化发展,针对每个青少年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6、正苗启德:
学校提供文化课补习,帮助孩子跟上学习进度。
7、明阳素质教育:
心理咨询师定期心理评估
8、大正教育:
学校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厌学问题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9、护航教育:
学校采用奖惩分明的制度,让孩子明白行为的后果。
10、弦歌叛逆教育: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沟通会,让父母了解孩子的进步与改变。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孩子缺乏同理心的原因
1、家长的过于溺爱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是非常的疼爱看中,尤其是那种家里还有长辈帮着带看孩子的,对哈孩子简直就是“放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什么事儿都不让孩子做,也见不得让孩子吃一点儿苦、受一点儿伤。凡事儿都顺着他的心意,这种过分溺爱就会让孩子从而产生自己就是宇宙中心的错觉,从而不会为他人思考,缺乏同理心。
2、对孩子的过错太过轻易原谅
有的家长面对着孩子犯错,总是以“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为借口理由来说服自己,总是很轻易的原谅孩子犯下的过错,这就会让孩子没有行为对错的界限意识,不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导致的后果去进行反省与思考,所以很难与他们建议共鸣意识,无法进行换位思考,造成同理心缺乏。
阳光阅读计划:精选200本正能量书籍建立图书角
未来十年,厌学干预将向“精准化+普惠化”发展,如政府补贴的社区心理驿站或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