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师成为核心师资力量。北京某特教学校配备师生比1:5的专业心理团队,通过沙盘治疗、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开心理症结。
1、弦歌叛逆教育:
终身支持系统:提供毕业后10年追踪指导
2、大足利民教育:
特色活动:组织环保实践、快乐日记分享、气球释放烦恼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重建积极心态。
3、安博特训教育:
丰富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恩施启智素质教育:
全封闭式,培训期间家长可以随时到校看望孩子,孩子直至转变好毕业离校,期间老师与孩子同吃、同住全天24小时陪同。
5、新起点:
从小事做起帮助孩子塑造优良的行为习惯,矫正孩子自身不好的言谈举止,在每日行为习惯养成持续的累积中让孩子逐渐转变。
6、德优教育:
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模式:老师学生同吃同住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培养孩纪律性,改变懒散的生活习惯。
7、启善(猎鹰军拓):
用“心灵沟通”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完成心理建设,让孩子重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8、育良德教育:
是经有关部门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的有关精神指导下,为帮助存在早恋、网瘾、逃学厌学、叛逆、亲情淡漠、过度消费等问题的学生回归良好而成立的教育机构。
9、志德教育:
团体心理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信任游戏等,培养同理心与团队协作能力,修复人际关系。
10、新愿望教育:
学科设置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课程内容有趣、丰富,具有挑战性。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1岁有没有叛逆期
11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叛逆阶段,这样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成熟,对家长的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予以挑战,这也是一个好现象,是人发展过程当中的必然阶段。
1、家长应理解关爱孩子
家长要多陪伴孩子,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和温暖,避免放任不管,不要过分责备孩子,应给予鼓励和关爱,可逐渐改善孩子的叛逆想法。
2、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家长在平时应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与孩子沟通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态度过于强硬,避免以硬制硬,也不能够强制执行来解决问题,鼓励和奖励孩子,逐渐改善孩子的叛逆心理。
3、给孩子明确界限
对于太过宠溺孩子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界限感并不强,孩子只是把家长当成玩伴,家长也没有给孩子起到指导作用。导致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自作主张,我行我素,家长想管也很困难。因此要给孩子树立界限感,让孩子知道我是你的朋友,我会认真的倾听你的感受,但同时我也是你的家长,也有给你指引的作用。
运动习惯养成:通过系统的体能训练,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益处,从而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在学校的引导和培养下,学生逐渐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将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今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父母需参与学校组织的家庭治疗,如壹点灵案例中,家长通过沟通训练减少控制欲,孩子厌学行为改善率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