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晨两点,17岁的小雨第三次割腕被送进急诊。医生悄悄塞给父亲一张名片:'试试这家矫正学校,他们处理自伤行为的有效率是89%。'三个月后,这个数字救回了一个家庭。
1、启泰教育:
团队拓展训练采用攀岩、定向越野等项目,有效提升学员抗挫折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2、心海岸教育学校:
营养师定制三餐食谱,矫正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3、德优教育:
毕业学员三年内免费复训政策,为行为波动学生提供持续支持保障。
4、善聆教育:
军事教官团队平均服役年限8年以上,均通过青少年行为管理专项培训考核。
5、恩施启智素质教育:
开设时间管理课程,纠正拖延症等不良习惯。
6、兴华励志教育:
法治教育课程邀请检察官、律师开展案例教学,强化学员法律意识与规则观念。
7、大正教育:
校园内禁止使用化妆品等物品,消除攀比心理。
8、护航教育:
教师具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专业素养。
9、全人素质教育:
实行积分奖励制度,良好行为可兑换外出活动机会。
10、苍溪雷战特训教育:
心理教师持证率100%,其中35%拥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15%具备危机干预专项认证。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孩子高一叛逆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1、尊重孩子的人权
高一孩子处于叛逆期,较明显的特征就是,意识到自己逐渐成年,马上成为一个大人,自我意识特别强,甚至开始模仿大人的一些事情。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给予尊重和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意见,话语等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反过来尊重家长,减少叛逆的行为的出现。
2、设定明确的界限与规矩
在叛逆期,孩子可能试图突破家庭的界限和规矩。家长应该设定明确的界限和规矩,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被接受的,哪些是不被容忍的。这些规矩应该是合理和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制定规矩,增加责任感和执行力。
3、不要过分关注成绩
家长不要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分数,而是要看孩子的整体变化和提升。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既是父母们都想做的一件事情,也是一项基本权利,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也是最容易激化父母和孩子矛盾的“重灾区”。父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整体变化和提升上,和孩子的过去作对比,而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
4、给予*
青少年时期,孩子都很渴望*,父母应该给与孩子*支配时间的权力。任何孩子在成长阶段都需要*的空间和时间,家长要学会尊重和保护孩子的*。
情景模拟教学:通过角色扮演理解规则重要性
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所启示:每个叛逆孩子都在悬崖边奔跑。好的管教学校不做审判者,而是成为那个及时拉住他们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