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双减'政策重锤教育焦虑的当下,这所收费堪比国际学校的'问题少年特训营'却逆势扩张。当资本与教条在围墙内共舞,教育的本质是否早已沦为生意?
1、志德教育:
生命原力心理辅导团辅课程通过曼陀罗绘画、心理剧等形式,释放学员内心压抑情绪。
2、德志教育:
学校配备专业营养师制定膳食方案,确保学员每日摄入Omega-3等健脑营养素。
3、德志教育:
行为矫正效果评估体系包含6大类32项指标,定期生成可视化改进报告。
4、猎鹰教育:
每日3次眼保健操与2小时户外活动制度,有效缓解学员电子设备使用导致的视觉疲劳。
5、立禾教育:
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找到人生方向。
6、兴华励志教育:
学校与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学员突发医疗需求15分钟内响应。
7、励萱教育:
与家长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和安全责任书,保障学生权益。
8、引领星教育学校:
校园内设置电子围栏,防止擅自离校。
9、萃华教育:
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沙盘治疗仪、生物反馈仪等专业设备,提升干预精准度。
10、创德教育:
学校心理咨询室实行预约制,确保每位学员每周至少1次深度辅导。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孩子缺乏同理心的原因
1、家长的过于溺爱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是非常的疼爱看中,尤其是那种家里还有长辈帮着带看孩子的,对哈孩子简直就是“放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什么事儿都不让孩子做,也见不得让孩子吃一点儿苦、受一点儿伤。凡事儿都顺着他的心意,这种过分溺爱就会让孩子从而产生自己就是宇宙中心的错觉,从而不会为他人思考,缺乏同理心。
2、对孩子的过错太过轻易原谅
有的家长面对着孩子犯错,总是以“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为借口理由来说服自己,总是很轻易的原谅孩子犯下的过错,这就会让孩子没有行为对错的界限意识,不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导致的后果去进行反省与思考,所以很难与他们建议共鸣意识,无法进行换位思考,造成同理心缺乏。
团体心理辅导:组织形式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团队合作游戏等。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互相支持、鼓励和监督。这种集体的力量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同时让他们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表达自己、理解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这里,我们会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他们感恩父母,学会做人做事,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