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5:42:07 热度:3
青春期的叛逆是孩子的正常成长表现,他们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追求*和自主。他们不希望被强迫,而是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情感支持。作为家长,应该通过温和劝解和解释来与他们沟通,避免强硬手段。理解和尊重是引导孩子的关键,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个阶段,实现健康成长。
让他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养成,学会交流沟通,学会为人处世,学会感恩他人,学会自理自立,学会自尊自强,学会好学上进,学会从德向善,学会自律自控,努力朝着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迈进。
常年面向全国招收10-21周岁有"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打架斗殴、*倾向、奢侈消费"等思想行为的问题青少年。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化教育模式和诲人不倦的大爱精神,针对不良思想行为习惯的青少年,采取心理诊疗、行为矫正、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
由国内资深的心理咨询专家、教育专家和国学老师、文化课老师、训练有素的教官组成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人、心理辅导专家团队6人、品德及法制教育专家2人,拓展老师8人、文化老师5人,生活老师6人,礼仪专家1人。
常年面向全国招收10-20周岁有、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打架斗殴、*倾向、奢侈消费"等思想行为的问题青少年。
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叛逆怎么办?
一、改变思维模式
叛逆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需要释放,需要被人看到,需要获得尊重,需要被人理解。如果无法得到释放,不能被理解、被尊重,他们就会想尽方法让别人看到,进而会做出超出家长正常认知的叛逆行为。
当我们了解孩子叛逆的底层逻辑之后,家长就要学习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了,你应该看到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释放自我的权利,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端着架子,任意斥责,不给孩子留情面。
二、改变沟通方式
我们常常思考如何沟通让同事听着舒服,让领导听着舒服,让客户听着舒服,可从来没曾想过如何让孩子听着舒服。因为是家人所以没有必要想得太多,因为是自己生的孩子,所以不担心他们会因为一两次责备而断绝亲子关系。
沟通是一门学问,改变沟通方式,以朋友的方式去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在孩子表达情绪和委屈的时候不要打断,但可以时不时的给予一定的理解,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和赞同。同时,心态保持冷静,避免采取激进强制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允许“争辩”存在,不要因为说不过孩子便拿出家长的威严。
我们亦要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换位思考并不难,毕竟我们都是从叛逆期走过来的,但时间一长我们又会以过来人的身份指责孩子,进而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我们都曾是孩子,但孩子只是孩子,他们当下的叛逆、迷茫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更需要引导、帮助。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家长如果能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放纵自己言行与欲望、叛逆心理强烈的“问题孩子”。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